(三)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依法惩处公德失范、诚信缺失的违法行为,大力整治突破道德底线、丧失道德良知的现象,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好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的作用。深化政风行风建设,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发挥先进典型表彰制度的引领作用、礼仪制度的教化作用,使社会治理的过程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中。公民自觉守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权益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公民的守法意识取决于他们对于法律的信仰,公民必须对国家法律抱有信仰,而公民对法律的情怀和信仰又是以一定的民情为基础。把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中。制定出台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遵循,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导向、利益导向和体制机制,防止出现具体政策措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现象。大力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推进“信用昆明”建设,加强全市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奖惩联动机制,鼓励奖励守信,惩戒遏制失信。
四、 全面推动公正司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一)提高司法公信力。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照事实和法律办案,确保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用司法公正引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司法保护,通过具体案件办理推动形成良好社会关系和社会氛围。严格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和制度,建立健全预防和纠错机制,有效防范冤假错案。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合法权益。根据案件难易、刑罚轻重等情况,积极推进繁简分流,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引导和鼓励自主选择调解、和解、协调等方式解决纠纷,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公正和效率的平衡。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执法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构建阳光司法机制。严禁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让司法在阳光下运行。
(二)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快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法律需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司法救助、法律援助,统筹城乡、区域法律服务资源,加快推动法律服务向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及社区延伸。因地制宜推行预约立案、远程立案、网上立案等制度,加强巡回审判,推进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检察院综合性受理接待中心等窗口建设,方便群众诉讼,减轻群众诉累。建立健全公益诉讼制度,完善司法救助和刑事赔偿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司法救济,最大限度发挥司法的人权保障功能。
(三)加强案例指导。遵循法律精神和原则,执行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司法政策,增强适用法律法规的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为惩治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重失德败德行为,提供具体、明确的司法政策支持。准确把握法律精神和原则,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践要求,正确适用法律,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确保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有机统一。完善案例指导制度,及时选择对司法办案有普遍指导意义,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示范作用的案例,作为指导性案例发布。
五、 推动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严格执行落实中央、省委党内法规制度,健全制度保障,加大地方党内规范性文件建设力度,构建起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推动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从严治党实践成果转化为道德规范和纪律要求,做到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统一,充分展现共产党人高尚思想道德情操和价值追求。
(二)坚持依法依规治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并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坚持不懈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发挥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做尊法的模范,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学法的模范,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做守法的模范,带头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做用法的模范,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工作作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考核、选拔任用之中,形成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各级党校、干校学员重点学,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实践。
六、 全面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
(责任编辑:威展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