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蚂蚁集团向上交所科创板和香港联交所递交了招股申请文件,首次披露了公司核心财务数据。
2019年全年,蚂蚁集团营收1206亿元,净利润180.7亿元。作为核心业务的支付宝的年度活跃用户已超过了10亿,月活用户7.11亿,月活商家超8000万。支付宝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生活服务类APP。
除了支付宝外,蚂蚁的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业务也对外做了全貌展示。过去一年,蚂蚁数金科技平台的用户为7.29亿。理财平台促成的资产管理规模高达4.1万亿,保险平台促成的年度保费则为518亿,花呗借呗服务年活跃用户达到5亿。这意味着微贷、理财和保险几大业务线,蚂蚁都是当仁不让的行业龙头。
六成收入来自科技
此番公布的招股文件中,首次披露了蚂蚁集团的营收情况。2019年公司营收为1206.18亿元,突破千亿大关,2018年这一数字为857.22亿元,同比增幅超过40%。今年1-6月,蚂蚁营收依旧高速增长,达到725.28亿元。
从营收构成来看,蚂蚁集团的营收总共有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服务、创新业务及其他三大门类构成,2020年1-6月三大项占比分别为35.86%、63.39%和0.75%。蚂蚁在数字金融领域采取的是开放平台策略,通过为金融机构输出技术服务获得收入,因此和蚂蚁链等创新业务等收入均属于技术收入。
以此来看,蚂蚁的收入构成中超过六成是技术收入。
走开放道路 靠技术不靠利息赚钱
通过招股文件发现,蚂蚁的业务虽然和金融相关,但赚钱方式却和金融机构完全不同。这让马云曾经的表态,“支付宝永远不会成为一家银行”,没失信于人。
2017年6月,时任蚂蚁CEO的井贤栋进一步公开表示,“蚂蚁的开放不走回头路,会将基本能力打磨好,成熟一个开放一个,向所有机构平等敞开,没有亲疏远近。”随后,蚂蚁虽然拥有一系列金融牌照,但并没有用这些牌照去封闭起来自营搞金融业务,而是余额宝、花呗、借呗等逐步向金融机构开放。
统计显示,目前余额宝已接入24家基金。在微贷领域,蚂蚁共计2.1万亿信贷规模,其中98%的资金来自合作银行和发行ABS,而非蚂蚁自有资金。正是这种开放模式,让蚂蚁最大收入来自科技服务费,而非金融服务的利息。当然,这种模式也让蚂蚁集团的利润水平远不如金融机构。数据显示,2019年蚂蚁净利润180.7亿元,这一盈利规模远低于各大银行。
当然,蚂蚁能依靠科技服务费来作为主要商业模式,核心还是在于科技能力足够强。
招股文件中,蚂蚁首次亮出技术家底:26项自研核心技术、18项国家级及世界一流奖项,2.6万项专利或专利申请;1/3的董事拥有技术背景,1.6万名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超六成。2019年,蚂蚁科研投入超过100亿元,相当于133个科创板新股一年科研投入的一半。而此次上市融资的40%的资金,未来也将被用作进一步支持创新、科技的投入。
合作机构超2000家,金融服务生态形成
据招股文件信息,蚂蚁合作的金融机构超过2000家,其中约100家合作银行、约90家保险公司、约170家资管机构等。
也就是说,支付宝的10亿用户、网商银行超2000万小微企业(2019年7.1-2020.6.30有借贷的数据),实际上是支付宝和2000家金融机构一起服务的。仅凭蚂蚁一人之力,无法完成。
曾经一度,舆论误以为支付宝和银行“势不两立”。事实上,在庞大的金融服务需求前,支付宝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和金融机构求同存异、优势互补,合作关系越来越深。最明显的是,工农中建邮储五大行都已经和蚂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今年疫情期间,网商银行和约100家银行联手,给小微企业发放“无接触贷款”。
这样的协同作战,也确实提高了国内的金融服务获得率。早前披露的数据显示,花呗用户中,70%的用户原先没有信用卡,而网商银行服务的小微企业中,80%不是传统银行的客户。原先银行服务覆盖不到的、不能服务的草根人群,也开始能够获得金融服务。
但是,中国金融服务的获得率仍然还不高。第三方数据显示,76%的中国消费者尚未持有信用卡;63%的中国小微经营者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来经营自己的公司。但与此同时,中国的消费者已经高度数字化,超过80%的中国人都已经使用移动互联网。这给金融服务实现进一步广覆盖提供了机遇,互联网平台和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也因此成为必然趋势。
(责任编辑:昆明新闻网)